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八问:怎么才能让自己不焦虑呢?

郝景芳

分两个层面解决问题。

第一,深入了解、剖析持续不断的焦虑是怎么来的、隐含哪些心理机制

第二,看怎么应对。

首先认识下焦虑的来源: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给大家剖析了一些焦虑的来源,来自于《你好,焦虑分子》。

首先,焦虑的一个来源,是“过度关注”到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就像很多家长问:虽然我家孩子聪明、上进、老师也夸,但我总觉得他总有一个地方困扰我,比如他说话感觉不太自信。于是这个家长每天都会关注到孩子这个弱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办法转移开自己的注意力,就会产生长期持续不断的焦虑。

比如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秩序感非常强,家庭非常干净,进到屋子里,他可能第一眼就会注意到墙壁上有一点脏,而且擦不掉,这个人在屋子里几乎待不下去。也像免疫系统,洁癖到一定程度,免疫力就会下降,容不得环境中一点点瑕疵。

这本书里提到的:“60分的妈妈,就是好妈妈”,这是说,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要求生活中一切都是完美的、100分的,有点瑕疵就有点瑕疵吧。

焦虑的第二个可能的来源,是充满了想象力。这些想象其实经不住推敲、而你没有意识。比如孩子五六岁粗心大意,家长可能一直会顺着上学后粗心大意、最后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对人生失去信心、啃老、整个人废了……

但其实,孩子会成长,每个阶段都有瑕疵,每个阶段的瑕疵都不意味着下一阶段失败。孩子在成长中会自己进行调整、修复,有适应能力,会有反思、变化。但如果是过度焦虑的父母,就会有把小事想象到下一步、再下一步的倾向,接受不了无穷远景,就接受不了现实瑕疵。

持续性焦虑的人,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人,要回顾下自己做出来的推论是不是一定的、确定的?如果一切都是百分百肯定,人生也就是从开始决定了末尾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相信,此时此刻,每一个当下都是有力量的,都是有可能改变未来的。

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第三个焦虑的来源,就是可能陷入到过去无法自拔。抑郁是陷入过去的某件事无法释怀,以至于现在失去了行动的欲望。焦虑是陷入了过去的一件小事无法释怀,以至于现在不断找补,找补改变不了的过去。

比如有家长可能在孩子六岁时,听说孩子语言培养黄金期是0-3岁,于是就吓坏了,心想,完蛋了,把孩子这辈子就耽误了,于是就陷入偏执的让孩子学英语的状态,有可能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就不是轻松的、快乐的学英语的情绪,而是强迫症似的。这样反而让我们失去比较好的学习状态。

还有一种焦虑,是对自己潜在的弱点感受到的焦虑。比如我母亲,平时不焦虑,但是你会发现她在孩子在路口想自己过马路时一下子紧张起来,爆发愤怒。并不是姥姥脾气不好,而是姥姥从小就会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好,她对自己的认知就是身体不好,会潜意识地认为,孩子跑太快我追不上、孩子摔倒我拉不住,孩子出现任何危险,我的身体都没办法保护孩子……

当有这个潜意识,她就会在所有涉及到孩子身体、想要自由活动的时候,产生焦虑,想象孩子出现危险……

再比如有些家长潜意识觉得自己理科不好,就会在孩子学数学时特别焦虑。这其实是对自己在这些方面潜意识的弱点的一种防御性心态,幻想一个超强的敌人,用超强的情绪反应,去抵抗这个敌人。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方面,也可以稍稍放松下来。你自己即使有某个方向没有那么强,也不代表你孩子跟你一样。

其次,也要提醒自己,有很多时候,一些问题的处理,情绪平和时可以找到相对更理智、更好的处理方法。

你要觉察

我在什么点上格外容易爆发,格外能想象出一个强大的敌人让我去战斗,去回顾,走向自己心里,去想为什么,这些点是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是不是这些点我真的无能为力。当你越来越深入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惧,不是无能为力,就会慢慢平和下来。

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九问:哪一点特别容易不好觉察呢?

郝景芳:

第四点“潜在弱点”尤其经常被人忽略。你会觉得你所有情绪爆发都是理直气壮的,但是这种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是防御,你提前防御了别人对你的攻击,提前防御了自己觉得自己最弱的方面,而你为了要做好防御,就提前对别人进行攻击。这样一些时刻,是我们在生活中缺乏觉察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有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大家增加觉察,能让自己在生活中觉察力更强,对于自己的理解更深。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之前也是一个有时候对自己缺乏觉察的人,当时如果我做错了一点事,比如我迟到了,把一个东西弄丢了,我回家反而更容易去跟人爆发争吵。

我心里的过程是:我这个事情做错了?别人一定会责怪我?我想象家里人怎么责怪我?我想象很多防御、辩解,过程中产生很多愤怒、委屈?然后就准备了很多辩解、反击?当我到家,家人还没怎么样呢,我就先抢白、辩解、攻击家人。但是实际上一切都是在自己头脑里。

我再深入反思,这个倾向是来源于,我不能接受自己是很多地方就是没做好,因为我没有办法忍受内疚的感觉。但是后来,当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后,我会发现,其实遇上这样的事情,处理很简单,直接跟解释下,“真是不好意思,我这里就是没做好,实在很抱歉,我确实这点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这样就化解了。

这种坦然,面向孩子也是一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发火,背后隐藏着一个我们并不能够接纳的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比如,我也有工作很忙的时候,没顾上孩子,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任务就没学好,陷入玩什么东西里面去了。这个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认识到自己在这段时间忙得根本没顾上孩子,自己忙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和孩子交流对话,就把孩子往那一丢,孩子就会陷入到刷短视频停不下来。

当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反而非常容易对孩子发火,其实发火的对象是没做好的自己,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焦虑的来源和防御。而很多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解决问题,让状况变得更好,最主要的还是看到自己,看到情绪来源是什么,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对于自己的不好的感受,发泄到别人的身上。

接纳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你反而可以坦然跟孩子讲,对不起,妈妈这些方面没做好,但是妈妈更加希望你怎样怎样。你跟孩子也坦诚,效果越好。

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十问:为什么要做觉察?

郝景芳:

觉察可以避免自己在无意识中做出不良的反应,而你有觉察,坦然坦诚,你会发现孩子也会进入很好的态度。

孩子在很多地方都会比你想象得更好。比如最近孩子上网课,我要照顾起居,我也会急躁,但是我会小小发脾气后停下来,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就会平息地处理。比如我会坦诚地告诉孩子,妈妈确实很忙,我有时候忙不过来,看到你怎样,我就会容易急躁。我女儿的反应蛮令我意外的,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委屈,抗争,她问:妈妈,有什么事是我能帮你做的吗?

坦然会把你和孩子之间对抗的状态,压制的状态,转变为相互交流的状态。你会发现,孩子希望和父母有更好的沟通、交流。觉察可以让自己不太会在无意识当中又不太好的举动、说出无意识的话,而是能够让自己随时随地理解到: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情绪?这是不是我最好的处理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十一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知道

很多原理,却不能很好地操作呢?

郝景芳:

大家可以想像一个场景,有个孩子要在电视机上贴贴画,家人阻止了,孩子就把家里的椅子全部放倒。

如果家长想着,这是个熊孩子,很有可能把他打一顿。如果家长此刻能够理解到孩子的情绪,可能就会先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再引导他做更好地表达、处理问题。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知道很多道理,却不能很好地操作呢?就是因为父母本身就是处于一个焦虑的状态,那就不能感受孩子的内心,不能共情,不能理解他为什么爆发,以及他不能思考这个局面下怎么处理可能更好。

如果希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冲突、难题,能够有一个更理想的处理,就是让自己的状态处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这时遇到问题,第一是容易后撤一步,思考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反思,觉察;第二,相对放松,不会那么容易起情绪,被情绪推动,而是去想我怎么做更好,是吼,还是达成协议,还是怎么引导。

十二问:怎么才能不焦虑呢?

郝景芳:

如果我们发现,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经常使得事情越做越糟,怎么办呢?怎么能让自己不焦虑呢?就是这句话:

因为理解,所以不焦虑。

理解就是,理解自己焦虑的点都有哪些,焦虑的事情,背后蕴含什么样的认知,蕴含什么潜意识的恐惧,那些事情是否都这么值得恐惧吗,恐惧到底能如何化解呢?

如果你所有的焦虑点都能得到这样的分析、剖析,并且和大家进行充分的交流。那么慢慢地就能让自己持续性焦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就会发现,哦,原来生活是这样的。

如果你理解了很多事情,就会把很多看不见的、未知的、迷雾的事情,变到光亮里,就会发现,哦,原来没有什么可怕的,生活不过就是这样子?可以放松地、快乐地度过。这个是我做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最希望达到的。

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十三问:不焦虑,就意味着躺平吗?

郝景芳:

家长心里会想:如果我躺平了,将来孩子没发展好,还是会回过头来怪我。

不焦虑不等于躺平,而是以轻轻松松地状态、放松地、舒服拿到好的结果。

焦虑是紧张地、生气地、强迫地、不舒服地拿到结果。哪种好?大家自然知道。

如果大家希望孩子有内驱力、自己主动学习,生活习惯能自己养成地很好,各方面发展得好,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比较放松、舒服的,那就加入到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互相缓解焦虑、排解烦恼、支持自我成长、孩子成长,也希望大家购买这本新书,把心理学原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十四问: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

是如何设置的?

郝景芳: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里分成五个模块,每一年的年课都是五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缓解焦虑,针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模块是智力促进,会讲到数学、英语等的启蒙;

第三模块是性格培养,在生活中怎么塑造一个行为举止、性格良好的孩子;

第四个模块是心理探究,让父母更理解自己和孩子心理底层的部分;

第五个模块是教育思想,比如如果给孩子选择学业道路,好的理念方法等等。

年课一年五个模块,每个模块下有五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会给大家领读一本心理学书籍或者认知发展书籍,从更深层面剖析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发展的内心。

焦虑症怎么心理疏导?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十五问:《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具体写了什么呢?

郝景芳:

这本书都不是我个人育儿经验,而是每一个话题下面都会介绍一个经典的心理学、认知科学的著作,通过这样的经典解读,引述心理学原理,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层的认识。#中国式家庭教育#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85317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