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在1945年,奥地利知名心理学家菲尼切尔提出了受害者心理”观念,也就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正处于被害者的境地,进而认为不管是环境还是其他人都在欺负、压榨自己

而这个理念被儿童心理学家沿用后,这种心理在孩子身上的体现就是明明自己犯了错,却一直推卸责任。又或是时刻觉得外界对他极其不公,身边人都在反对自己等!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同学聚会时,同学柳柳非常苦恼地向作为小学老师的另一位同学小敏吐槽:“我儿子今年才7岁,但我觉得他已经表现出没有男子汉担当的模样了!”

要知道,柳柳平日里对儿子球球可是极为维护,简直就是“我儿子永远是对的”完美写照。所以,别说小敏了,其他几个同学也十分惊讶,她居然开始批评自家儿子了,继而赶忙询问。

原来,自从上了小学1年后,柳柳就多次接到班主任的“投诉”。要么是球球不肯做值日,要么就是主动殴打同学,却坚称不是他的责任等。

一直持续几个月都是如此,柳柳开始担心儿子的校园生活,便严厉警告他“你在学校给我安分点该你做的事情你就要做”。然而,每次孩子都直接顶嘴:“都是他们的错,他们和老师一起故意针对我!”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哎,如果不是我有一次接他放学,看到他一言不合就推倒同学,差点就信了他的话”,柳柳十分无奈的说到,还一边询问小敏班里有没有孩子也是这种情况。没想到,小敏不仅称班里也有一些孩子不肯承认错误,连接受相应处罚也是十分抗拒。而且,在谈话最后,她也建议柳柳一定要注意纠正球球的这种态度,这已经符合“受害者心理”的特征,如果不及时引导、纠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品行等都有着负面影响

年幼的孩子没有“受害者心理”?

“干嘛要我整理房间,我还有那么多作业要写!”

“我也是你们的孩子,凭什么只关心弟弟/妹妹?”

“……”

可能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只是孩子无足轻重的抱怨,说得再多也只当“童言无忌”。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属于孩子的“受害者心理”,不仅自怨自艾,还会通过不断的抱怨发泄自己的不快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而孩子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行为,有极大可能就是因为长期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的关心,希望能通过喋喋不休语气不佳抱怨吸引父母关注与安慰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再加上父母、身边的大人们不时就会灌输“坏孩子才会犯错”的思想,孩子们便认为一旦承认了犯下的错误,就相当于成为坏孩子。所以,只要不承认错误,让自己处于弱者的境地,获得大人们的怜悯,那么自己就不会被批评

尤其是孩子成功通过这样的心理躲过大人的责罚,甚至还会得到关爱与安慰后,他们内心渴望获得同情、怜悯的欲望也将变得更强,也成为了面对犯错时,优先考虑解决方法

作为“受害者心理”最明显的特征热衷推卸责任大多数有这种心理的孩子都会做出的举动。就算打碎花瓶时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场,他也能找出“风吹倒了”、“小狗撞到的”,“恐龙弄碎的”甚至直接以“我不知道”作为推辞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且热衷推卸责任还会衍生爱撒谎的作风,毕竟需要无数个谎言为自己开脱。所以,家长们切不可放任孩子的这些举动,不能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作为理由。

复杂的“受害者心理”在不少孩子身上其实或多或少有所表现,毕竟这会让他们做出不少错误的举动陷入错误的思维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将给孩子带来各种身心方面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三观、品性等!

“受害者心理”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研究所(AIEP)的专家们指出,孩子产生“受害者心理”其实是一种不健康,也是不正常的自我防护机制

因为陷入“受害者心理”后,孩子的心理活动很大情况下,将受到外界给予的反应的影响

也就是说,一旦没有达到他们渴望的同情、关爱程度,不亚于一种心理打击,内心承受力经过不断打击,将变得非常脆弱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而且,推卸责任本身就是编织谎言的过程,孩子越是了解这些行为并非正确的,那么他们每一次推卸责任时内心都会产生罪恶感,也会担心再次碰上这些错误。所以,不仅仅是放任自己成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也会变得十分胆小怕事,还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以及潜能等。

“受害者心理”不仅短期内影响孩子的言行,一旦变成了习惯或者固定成品性,且不说成为孩子成长为更优秀的人的“绊脚石”,连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及工作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找到成因有针对性的解决“受害者心理”,是家长与孩子都需努力完成的事情

如何引导孩子脱离“受害者心理”?

1.给予足够的陪伴与爱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研究所(AIEP)的专家们不仅通过研究发现了“受害者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还通过追根溯源证实了孩子之所以陷入这种负面心理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关爱与陪伴,使得他们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角色博取外界的关注与同情。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因此,家长们不管如何忙碌,都应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也不要吝于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我们很爱你”经常对他说,让他时刻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爱意满满的氛围中

2.教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知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家长们不应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会承担责任不能忽视。”而对于让孩子走出“受害者心理”,犯错时不会第一时间选择编造谎言将过错推到他人身上,首要就是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如果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做的不是一味责骂,而是与孩子一起冷静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给予足够的耐心温柔鼓励孩子说出真相。那么,孩子就不会在犯错时选择逃避,不仅承认错误,也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知名的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专家?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足够的信心做事的前提条件,如果孩子能充满自信,那么就不会因为一点小失误或者小事否定自己,继而渴望能得到他人的正面、积极评价

所以,家长们平日里不要吝啬于鼓励、夸赞,帮助孩子树立足够的自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抱怨的情况。久而久之,孩子也能远离“受害者心理”

结语:

“受害者心理”无疑是一种负面心理状态,就像形成一个笼子,让孩子被束缚其中不敢大胆做事,产生的逃避心理更是让他们成为满嘴谎言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了“受害者心理”的特征,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宽容帮助他走出来,给予足够的信心与关爱,引导他成为自信又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85317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