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居家,我特别烦躁,总和爱人吵架,看孩子也不顺眼……”11月30日,市沙岭子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育军正准备下班,电话响了起来,一位市民刚一开口就哽咽了。李育军没有打断,静静对耳边传来的抽泣轻声抚慰。十几分钟后,这位市民渐渐平静下来,开始了近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这是市心里咨询热线一次日常的通话。
日前,市防疫办对各级医疗机构落实防控二十条做出具体部署,要求市级医疗机构设置心理咨询热线。市沙岭子医院心理咨询热线加大人员投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育军带队,接听咨询电话。
据市卫健委医政科长徐祖友介绍,早在2020年,按照国家卫健委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我市就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开通了市级心里咨询热线。热线面向社会,为受疫情影响的公众提供心理援助。三年来,心理热线平均每天都能接听十几个热线电话,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为越来越多人守住“心灵绿码”。
疫情下心理很容易“破防”
“大夫,我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事情没兴趣,每天在家待着什么都不想干。我是不是抑郁了?”“大夫,疫情三年了,什么时候是个头,我每天都焦虑,觉得暗无天日”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疫情防控期间,李育军经常会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一些人找他对自己的情绪寻找疏解,而很多人则会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莫名焦躁,是不是不正常了。
“在大面积社区封控、长时间居家隔离的情况下,人们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性等心理应激反应,而空间的封闭隔离更容易加剧孤立无援的恐惧感。这种感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阳性患者及其家属中显得尤其突出。”李育军说。
而在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就会面临“动荡”。李育军以学生在家里上课为例,他说,学生以前回家都是轻松的,现在可能要在自己的卧室上课了,学习气氛不对劲,学习效率会普遍下降,进而产生自我否定;家长平时看不见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在学校里具体情况,但上网课期间尽收眼底,一定会与心里预期产生差距,从而生出“故意不好好学习”的定义;两代人的行为习惯、思维观念等方面就会发生冲突。
“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心理难免产生压力,每个人出现躯体化的一些症状或者不太好的感受,其实是相对正常的,不出现可能反而不正常。压力和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疏解,心理咨询就是那个‘解压阀’和‘指南针’。”李育军介绍,专业服务筑就“心理盾牌”“疫情之下,人们面临的不仅是一场与病毒斗争的疫情阻击战,也是一场与不良心理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正因如此,这就需要发挥心理学者的专业力量。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和相关心理危机干预也是疫情防控的一部分。”李育军说。
为确保心理援助更专业,疏导效果更明显,我市选择将热线设在市沙岭子医院精神心理科。负责接听电话的,是以科主任李育军带头的,具有丰富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团队,服务范围包括健康指导、求学、就业、人际关系紧张、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情绪调节、个人成长、青春期心理障碍疏解等。
李育军介绍,热线24小时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必要情况下会为来访者提供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建议。
为了让心理援助全面覆盖,心理热线团队不仅被动等待,还主动与我市一些医院取得联系,对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心态监测、风险排查等,着重对几位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
而早在2020年,他们就“全副武装”走进医院、病房、小区,与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面对面”交流,开出心理防疫“药方”。同时与学校、社区等部门建立了联系,及时掌握相关人群心理状态,线下指导心理防疫工作。
三年来,心理援助队伍不断壮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据统计,从设立心理热线到目前,热线累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疏解和控制。同时,热线还积极科普推广心理防疫知识,让更多人正视和重视心理健康,掌握应对突发心理危机的能力。
正确面对守护“心灵绿码”
“做好心理援助,微观来看是在帮助个人保持心理健康,从宏观来看是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和谐、文明的一重重要保障。”谈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李育军说。
对于焦虑,抑郁,李育军建议,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把注意力从焦虑的源头拉回来,慢慢地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地把心思放到自己当前的生活中来,实在、具体的事情,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感受,这个时候焦虑就化解了。对于一些有抑郁倾向的人群,先“小步子动起来”,明确目标,把目光集中在自己可以做的,可以控制的事情上面,一点点走出困境。
“疫情就是一块试金石,可以磨练我们的心性。”李育军介绍人们在和具有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可能会发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实现积极的个人成长,就像身体通过锻炼能长出肌肉、变得强壮,经历这些应激事件也会带给我们心理的成长,提升心理弹性。”
同时他也提醒,如果出现了焦虑、恐惧、抑郁、无助等负性的情绪状态,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不要以为只是在“闹情绪”,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去专科医疗机构及早就诊。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虽然心理健康的普及提升了大家对精神心理知识的知晓程度,但还是有不少人讳疾忌医,心理疾病如同感冒一样,任何人都可能“中招”。如果出现问题,不要回避,积极面对,及早诊治,治疗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康复。”(记者 武雅楠 通讯员 单晓飞)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