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姐有一个儿子,之前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孟姐把他接到身边之后,发现儿子有很多问题都让她很头疼,用她的话来说:“这个孩子从头看到脚,都发现不了他的任何优点。”
从上幼儿园开始,儿子在学习上就显得不那么灵光。同样一篇古诗,别人一两天就可以背诵下来,他用了一个星期才记住两句。
汉语拼音学了一两年,别人都已经可以熟练拼读了,他还分不清相似的字母,读不准四声声调。
别的同学放学后知道写作业,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他却永远记不住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不是把书包落在家里了,就是把笔弄丢了。
别人家的孩子自小就多才多艺,乐器、体育、口才、书法各有千秋,自己家的孩子除了吃得多,连体育课上的正步都踢不好。
……
类似这样的事情,孟姐可以说个三天三夜。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她和丈夫想了很多办法。
儿子上了小学之后,孟姐就把他接到了自己身边,每天亲自辅导功课。类似5加3等于8、b和d的区分这样的知识点,孟姐都要反复讲好多遍他才能记住。
孟姐努力了好久,发现儿子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提升,她又给儿子请了一对一的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干了两个月,主动提出了辞职,理由是实在是教不会。
孟姐又把儿子送到了学校老师那里,每个星期天都让儿子的老师亲自辅导他写作业。半个学期过去了,儿子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什么起色。
经过朋友的推荐,孟姐又给她儿子报了线上的精品辅导班。每次上课,屏幕上的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儿子却听得哈欠连天,下了课一问三不知。
孟姐的老公也很着急儿子的学习,每天下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时不时就给儿子上政治思想课,给他灌输大道理。结果儿子后来一看到他爸爸就找借口躲开。
儿子到了青春期,事情变得更糟糕了。他不仅在学习上没有起色,脾气也越来越古怪。每天一放学就直奔厨房找吃的。吃饱喝足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看上去是在写作业,却盯着作业本半天不下笔。
父母想和他聊聊天,他要么装傻听不懂,要么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有时说了他几句,他竟然会扯着嗓子反击,甚至躲到同学家里去。
儿子的转变让孟姐和老公无所适从,儿子原来只是学习上有问题,现在怎么性格也出问题了?夫妻俩因为儿子没少起争执,老公埋怨孟姐的方法有问题,孟姐认为是老公不操心,只会用嘴说,却没有实际行动。
就这样过了大半个学期,争执不断的夫妻俩终于开始反思是不是他们的做法有问题。经过了解,他们找到了一位精通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经过详细的沟通,咨询师帮他们分析出了几点原因:
首先是早年夫妻俩为了打拼事业把儿子留给了家里的老人照顾,直到上小学才把他接到身边,他们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重要的时期。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情感上的链接,等孩子到了他们身边之后,他们没有重视和孩子培养感情。
其次,他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又不太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采用的方法也不合理。每个孩子的发育都会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每个孩子兴趣和擅长点也不尽相同。他们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给自己的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
然后是他们因为自己很焦虑,无意间把焦虑转移在了孩子身上。孟姐和她老公都吃过不少苦,很看重学历,当发现儿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内心特别焦虑。他们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对儿子的帮助并不大,只是缓解了自己的焦虑而已。
最后是他们不太懂得怎么和孩子相处,导致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亲近。通过孟姐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孟姐和孩子的相处就是辅导作业,她老公和孩子在一起时就是讲道理。这种相处方式让他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从孟姐的育儿经历中,也许能找到不少父母的影子,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效果,甚至让事情背道而驰。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需要尊重和理解,不是大人弥补遗憾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与众不同的地方,父母要善于发现并学会欣赏。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大人一定要重视方式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间先维护好情感,才能谈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不能忽视以上几点。否则,父母付出再多,也不会有太大效果。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