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写了一篇《心理疾病的本质:个体身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在文章中我指出心理疾病在本质上都是个体长期处于一种身心的“应激状态”,也就是身心始终处于一种“时刻要应对危险的状态”,类似于如果一个国家面临被入侵的风险,那么这个国家的军队就要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应对敌情,当敌情消除,战备状态也要结束,因为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既无必要,同时各方面消耗也是极大。
对人来讲也是这样,危险来临进入应激状态,危险消除就应该结束应激状态,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大家都有一个常识,我们没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生命活动,或者说我们能用意识自主控制的生命活动很有限,例如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四肢、头部,眼睛和嘴巴等肢体、器官的活动,而对于身体里面五脏六腑的活动,例如心跳、肠胃蠕动、肝肾功能等意识根本没办法控制,这些是自动化运作的,属于人的本能。生命活动的另一部分:心理活动也是如此,一部分是意识活动,另一部分属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心理主要是人的感觉、需要、本能行为、情绪等本能心理活动,本能就是与生俱来本有的功能,而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意识则是个体出生以后,在人类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个体再通过学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就具备了理性,理性就是个体的意识能够依据规律规则解决问题。
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个体本身的生命是被无意识本能心理主导还是受意识理性的主导?这个就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讲,越是小孩子其生命主要受本能心理主导,因为其意识没有发展成熟,不具备理性能力,所以法律上要规定所谓“民事行为责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逐渐发展成熟,逐渐具备理性,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是意识主导生命,是理性的状态,但是如果个体的成长过程遭受过某些心理创伤,那么就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发展停滞,从而停留在本能阶段,也就是说会导致个体的生命很大程度或者在面对某些特定的人事物时被无意识的本能心理主导,例如遇到困难就焦虑,失恋陷入巨大痛苦走不出来,以及各种心理疾病实则都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停滞在无意识的本能阶段,或者说处于创伤的应激状态中,这种情况,个体的生命就是被无意识的本能心理主导,所以就会出现个体明知道有些事情没必要恐惧但是控制不住,“知道”属于意识活动,这个时候意识是无法主导生命的。
那么治愈心理疾病就不能在意识层面耽误工夫了,必须要在无意识的本能心理层面解决,具体而言就是结束无意识的应激状态,使个体的心理向意识理性水平成长发展。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下具体做法。
例如有一个小女孩遭受了校园霸凌,从那以后就总觉得有人要伤害她,走在马路上也会觉得后面有人跟着她要伤害她,这种情况再严重下去就发展成被害妄想症,怎么解决呢?可以由专业的心理老师引导她进行疗愈,在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准备几个道具,例如大一点的毛绒玩具用来模拟伤害她的人,再准备一个“武器”,然后引导她回忆当时被欺负时候的场景,进入记忆中,当她进入记忆中时,会表现出恐惧和无助,这时候由心理老师引导、鼓励她去表达愤怒和攻击性,用手中的“武器”去反击“伤害她的人”(道具),可以一边攻击一边骂出来,直到其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再次回忆那个场景感觉内心不再恐惧了,比较平静了即可结束。
有的人会不理解,觉得这是假的啊,不是自欺欺人吗?有什么用呢?大家要清楚一个事实,人的本能心理是没有什么真假的,真假本身就是意识制造出来的,只有意识才能分辨真假,本能心理靠的是感觉,个体只有采取了行动,消除了危险或者逃离了危险,才能感觉自己安全了,才相信危险真的消失了,意识上知道是没有用的。所以这种模拟的做法,完全可以解除个体的应激状态,使所谓的心理疾病消失。
当然,这里举的例子是很简单的,现实中会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心理创伤,这就需要由专业的心理老师来做专业的心理疏导,但是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并不复杂。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