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话题能够上“热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近日有报道称,国内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在校内被心理干预后,接待学生的咨询师或者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未能遵守基本的职业伦理道德底线,沦为告密者,将信息“共享”给校方各个“相关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而让咨询者的隐私完全被暴露,随之而来的骚扰、烦恼让学生愤怒得怀疑人生。
明明是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伦理底线,却在高校内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明明是“想要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内心阴霾,重获健康心灵”,到头来变成了对“问题学生”变本加厉的“摧残”。
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高校心理咨询师缺乏职业道德意识么?还是他们集体性地丧失了对职业伦理的坚守能力?
以现在高校职业门槛的设置水准看,能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必然是在学历和专业素养上符合高校对此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并且,任何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受过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中,都会涉及保密原则。“保密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既是咨访双方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前提,也是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保密原则中“要求在没有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不得将在咨询场合下对方的言行随意泄露给任何人或机关。在公开案例研究或发表有关文章必须使用特定来访者的有关个人资料时,必须充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和隐私,并使其不致于被他人对号入座。”
如果是个别高校中的咨询师或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出现了违反保密原则的个别案例,尚可用舆论的力量指责,但事实上,从新闻报道上看,这已经是国内高校普遍现象了。
这样违背职业伦理的行为,对学生的内心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谁来为一代人未来的心理健康负责?
当现代社会将一个世代的青年精英汇聚于高校时,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责任不言而喻。
相信在舆论的压力下,高校心理咨询师内心的苦楚无处诉说。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属于高校行政管理的范畴。咨询师无法做到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独立为来访大学生负责。
在行政考核KPI的大帽子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会不顾一切地保障“不出事”,即便是高校中的咨询师或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有心理咨询的职业底线需要持守,但也要服从“不出事”的大原则。
为了不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出事,所有的手段都是“道德的”、“抱有最大善意的”、“需要学生和咨询师”服从的。
毋庸置疑,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高校理应是一个国家最讲科学的地方,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相反的。
对高校心理咨询师来说,不是因为心理咨询行业中提及的“例外情况”,而仅仅是因为行政压力逼迫让咨询师出卖了自己的职业底线,打破保密原则,向校方提供了学生的隐私。这种行为终究会让咨询师背负上愧疚感。
真正想为一代人的心理健康负责,就要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层面采取类似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后果是可怕的 ——不但让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对高校管理产生不信任感、对心理咨询师有憎恶感,而且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婚姻、家庭时,内心的拧巴总会在某个时间段的某个出口释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关注 今日头条、抖音号、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小红书、西瓜视频 同名ID @渔樵问答的李晓
倾听您的心声
解答您的困惑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