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将爱情比喻成月亮,美丽而圣洁;心理学家却把爱情比作建筑物,如果得不到维护,那么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然而,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还是思想成熟的成年男女,也都曾在某一刻渴望爱情的出现。
然而,当人喻之于美好事物的爱情在连接上柴米油盐酱醋茶时,关于爱情美好的滤镜都会被打碎。事实上,人类对于爱情所抱有的美好寄托却总是蕴含着生物学原理。相互依赖理论把浪漫的亲密关系功利化,这一理论在描述亲密关系的微妙变化时,甚至将幸福、稳定的亲密关系比喻成收益颇丰的好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爱情分为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承诺。其中亲密是指两个人喜欢,在一起能感到舒服;激情是指双方之间相互迷恋、感性方面,而承诺更多的是爱情里理性的认知,双方互相希望能够与对方天长地久的生活下去。这三种成分缺少任意一种,爱情都不圆满。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所形成的恋人亲密关系更多的反映了我们在幼年时的依恋关系。那些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的个体会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不安全的感受,因此,他们在爱情中对于承诺成分的需求会更多。
爱情的产生也是需要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加拿大心理学家达顿做了一个著名的爱情实验,即吊桥实验,在非常危险的吊桥上,更容易产生心跳加速的爱情体验。不过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是把在吊桥上害怕的、战战兢兢的体验误认为是爱情产生的怦然心动。这种场景不仅仅是在吊桥之上,还有游乐园里的过山车、恐怖片以及高空坠落。这就是为什么在电视剧中那些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情侣之间的爱情会更加坚不可摧、处于危险之境的女主角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救过她的男主角。
人类会在前三个月迅速陷入理想化的爱情,首先,幻想促进了浪漫。如前所述,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洋溢着激情的爱人们往往会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使他们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想象、希望和异想天开的幻想会使与我们差异很大的人看起来有吸引力,至少暂时是这样。当恋人产生多巴胺时,他们能体验到快乐的感觉,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激活这些稀有的细胞。实际上在特定的情况下,激活让人“感觉良好”的多巴胺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诱惑。恋人因为爱情而分泌的多巴胺往往在新奇消失的时候也逐渐消失,激情也在逐渐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总会有人说,当爱情色彩在两个人之间消失后,恋人的关系往往是亲密和承诺来延续一生。
参考文献:
米勒《亲密关系》
迟毓凯《人生困惑二十讲》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尝试多看看相关资料,也可以试着学习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课程,学习一些系统的心理学知识。
三君院,洞见你我他!每天学一点心理,让你更懂你自己!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sd.com/1058.html